按键帽,所述按键帽包括按压板,所述按压板一侧板面为按压面,另一侧板面上设有触
体,所述按压板能够通过按压和旋转带动所述触体触发位于PCB板上的开关,以及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用于定位所述按键帽,且与所述按键帽可拆卸连接,所述按键帽能
够相对所述固定架转动,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按压复位机构以及旋转复位机构,所述按压复
位机构用于使处于按压状态的按压板复位,所述旋转复位机构用于使自转预设角度的按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恒温器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帽还包括连接于
所述按压板边缘的环形侧壁,所述固定架装配在所述环形侧壁内,所述按压板为塑胶材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器恒温器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中部设
有开孔,所述按压板设有触体的一侧板面上连接有插接环,所述插接环用于插入所述开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恒温器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体包括设于所述按
压板中部的第一触体和设于所述按压板侧部的第二触体,所述第一触体通过按压板的按压
接触位于PCB板上的第一触发开关,所述第二触体通过按压板的转动碰触位于PCB板上的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恒温器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复位机构包括:
凸起,所述凸起为圆柱状,所述凸起设于所述弹性悬臂的悬空端,所述凸起用于推顶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恒温器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复位机构包括:
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为条状,所述连接体的中部连接所述凸块的顶部以使得所述连接
体悬空设置,所述连接体的两端凸出于所述固定架的侧边之外且用于碰触所述环形侧壁。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恒温器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体为截面为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恒温器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体包括设于所述按
压板中部的第三触体,所述第三触体用于触发设于所述PCB板上的第三触发开关,所述第三
触发开关具有按压位和旋转位,所述第三触体通过所述按压板的按压和转动分别触发所述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恒温器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的上端孔壁为用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恒温器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板设有触体的
一侧板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形状相适配,所述凸起用于插入所述凹槽内。
也实现了节能减排和降本的作用。目前市场上的产品操作方式通常是采用纯按压式开关或
独立按压式开关+旋转组合,即按压式开关和旋转组合各自独立。这类产品通常操作不够便
在的现有操作方式操作不便、按键效果差、成本高且外观不简洁精美的技术问题。
按键帽,所述按键帽包括按压板,所述按压板一侧板面为按压面,另一侧板面上设
有触体,所述按压板能够通过按压和旋转带动所述触体触发位于PCB板上的开关,以及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用于定位所述按键帽,且与所述按键帽可拆卸连接,所述按键
帽能够相对所述固定架转动,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按压复位机构以及旋转复位机构,所述按
压复位机构用于使处于按压状态的按压板复位,所述旋转复位机构用于使自转预设角度的
板面上连接有插接环,所述插接环用于插入所述开孔内,所述插接环底部设有倒钩,所述倒
按压板侧部的第二触体,所述第一触体通过按压板的按压接触位于PCB板上的第一触发开
凸起,所述凸起为圆柱状,所述凸起设于所述弹性悬臂的悬空端,所述凸起用于推
连接体悬空设置,所述连接体的两端凸出于所述固定架的侧边之外且用于碰触所述环形侧
触体用于触发设于所述PCB板上的第三触发开关,所述第三触发开关具有按压位和旋转位,
所述第三触体通过所述按压板的按压和转动分别触发所述第三触发开关的按压位和旋转
结构集按压和旋转于一体操作方便,成本降低,具体地,触体可以设置多个,每个触体对应
不同的开关,可通过对按压板的按压带动触体对PCB板上的开关进行按压,实现设备的开启
或关闭操作,可通过对按压板的旋转,带动另一触体转动,从而对位于PCB板上的另一组开
关进行碰触,从而实现对设备的调节,这样按压和旋转操作,即对设备的开闭和调节均通过
按压板即可实现,操作简单快捷方便,并且按键帽装配在固定架上,使得结构更加牢固可
靠,可操作性强,并且在进行操作之后,能够通过按压复位机构和旋转复位机构分别实现复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
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
图中:1、按键帽;2、按压板;3、第一触体;4、第二触体;5、PCB板;6、固定架;7、环形
侧壁;8、开孔;9、插接环;10、倒钩;11、第一触发开关;12、第二触发开关;13、弹性悬臂;14、
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
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
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
“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
请参阅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散热器恒温器按键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
其中,按键帽1包括按压板2,所述按压板2一侧板面为按压面,另一侧板面上设有
触体,所述按压板2能够通过按压和旋转带动所述触体触发位于PCB板5上的开关;
其中,固定架6用于定位所述按键帽1,且与所述按键帽1可拆卸连接,所述按键帽1
能够相对所述固定架6转动,所述固定架6上设有按压复位机构以及旋转复位机构,所述按
压复位机构用于使处于按压状态的按压板2复位,所述旋转复位机构用于使自转预设角度
具体地,散热器恒温器是一种用于调节供暖阀门开度的装置,其具有推杆,推杆在
电机组件的带动下实现推顶,推杆用于推顶阀门的顶杆,控制阀门顶杆的行程,从而实现对
散热器热水流量的控制,从而实现控温效果。电机组件电连接PCB板5,PCB板5上设置用于控
开关,另一个触体可以用来通过按压板2的转动碰触调节开关,通过按压按压板2的按压面,
能够使触体下压,从而碰触开闭开关。通过转动按压板2,使另一个触体移动,从而碰触调节
开关,其中可以设置两个调节开关,两者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具体可以设置为,按压板2左旋
则使触体碰触其中一个调节开关,实现推杆的前进,推顶阀门的顶杆,减小开度,按压板2右
另外在按压和旋转的时候,具有复位机构,可使按压板2解除按压,以及使按压板2
回转到初始位置,如需再次调节,则可继续转动按压板2继续增加开度或者减小开度。
作方便,成本降低,具体地,触体可以设置多个,每个触体对应不同的开关,可通过对按压板
2的按压带动触体对PCB板5上的开关进行按压,实现设备的开启或关闭操作,可通过对按压
板2的旋转,带动另一触体转动,从而对位于PCB板5上的另一组开关进行碰触,从而实现对
设备的调节,这样按压和旋转操作,即对设备的开闭和调节均通过按压板2即可实现,操作
简单快捷方便,并且按键帽1装配在固定架6上,使得结构更加牢固可靠,可操作性强,并且
在进行操作之后,能够通过按压复位机构和旋转复位机构分别实现复位,简单方便快捷,且
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按键帽1还包括连接
于所述按压板2边缘的环形侧壁7,固定架6装配在所述环形侧壁7内,所述按压板2为塑胶材
具体地,按键帽1包括按压板2以及环形侧壁7,两者组合在一起形成按键帽1,环形
侧壁7连接于按压板2的一侧,具体为设有触体的一侧,固定架6装配在环形侧壁7内,实现与
按键帽1的装配,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固定架6的作用在于对按键帽1进行承托和定位,使按
如图2,固定架6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环形侧壁7的内轮廓形状相适配,可以较方便
的将固定架6装配在环形侧壁7内部,按压板2为塑胶材质,质地柔软适合按压,并且在按压
板2上可以设置logo和按键标识,logo和按键标识可采用模刻、移印或者镭射等方式实现。
固定架6和按键帽1之间的装配形式为,固定架6的中部设有开孔8,在按键帽1的按
压板2设有触体的一侧板面上连接有插接环9,插接环9用于插入所述开孔8内,通过插接环9
插接到开孔8内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并且在插接环9底部设有倒钩10,倒钩10用于卡接所
如图2所示,具体地,固定架6包括一个板状结构,在板状结构的中心部位开设了开
孔8,开孔8具有一定的长度,即开孔8的孔壁具有一定的长度,形成一个具有一定高度的环
形圈结构,插接环9插入到开孔8内,实现按键帽1与固定架6之间的连接,为了加强连接的牢
固性,所以在插接环9的底部设置了倒钩10,在插入的过程中倒钩10与开孔8的孔壁之间会
发生挤压,此时插接环9直径会缩小,当插到底的时候,倒钩10穿过了开孔8,从而使得倒钩
10得到释放,插接环9直径恢复到原来状态,倒钩10卡住开孔8孔壁的下端,实现两者之间的
本实施方式加强了按键帽1与固定架6之间的可靠连接,连接效果较好,并且插接
环9与开孔8之间的插接只是限位两者在插接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并不影响两者之间的相对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触体的优选设置形式,触体可以包括设
于所述按压板2中部的第一触体3和设于所述按压板2侧部的第二触体4,所述第一触体3通
过按压板2的按压接触位于PCB板5上的第一触发开关11,所述第二触体4通过按压板2的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触体3设置在按压板2的中部位置,其用于按压PCB板5上对
应设置的第一触发开关11,第一触发开关11可以为控制电机组件开启或停止的开闭开关,
第二触体4位于按压板2的侧部,所以当按压板2转动的时候,第二触体4会沿着圆周方向移
动,第二触体4的侧壁用于碰触设于PCB板5上的第二触发开关12,第二触发开关12可以为两
个,两者在第二触体4运动轨迹的不同位置上,当第二触体4发生运动的时候,按压板2左旋
以及右旋的时候,能够分别碰触两个第二触发开关12,碰触其中的一个第二触发开关12则
可将电机组件正转,另一个则可将电机组件反转,第一触发开关11和第二触发开关12均为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按压复
其中,弹性悬臂13是具有弹性的,弹性悬臂13的一端悬空设置,另一端固定连接在
固定架6上,这样按压弹性悬臂13的悬空端时,弹性悬臂13被下压,产生形变,其会产生一个
反向的推力,而在弹性悬臂13的悬空端则设置一个凸起14,凸起14具有一定的高度,其能够
推顶按压板2,从而在弹性悬臂13的弹力下,使按压板2恢复到初始的位置,且凸起14为圆柱
状,顶起效果更好。当按压板2在初始位置时,也就是没有按压的时候,凸起14的顶端是与按
压板2接触的,但是没有产生弹力,当按压板2按压的时候,弹性悬臂13下沉,凸起14下沉,此
具体地,弹性悬臂13可以设置多个,优选为四个,四个弹性悬臂13可以沿着圆周方
向均匀布置,从而可以均匀的对按压板2进行推顶,使推顶点布置位置合理,分布均匀。具体
地,固定架6设置有板体,上述开孔8设置在板体的正中央,可以在固定架6的板体上设置通
孔,通孔沿着开孔8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通孔用于容纳弹性悬臂13,弹性悬臂13的一端与
孔壁连接,而弹性悬臂13的其它部分与孔壁之间保持有间距,弹性悬臂13的上表面与通孔
的顶部边缘齐平,凸起14则凸出于通孔之外,这样可以更好的隐藏弹性悬臂13,使整体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按压复位机构的形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并且效果较
为突出,当按压下按压板2的时候,按压板2上的第一触体3碰触第一触发开关11,此时按压
板2按压凸起14,使弹性悬臂13产生形变,当不在按压按压板2的时候,凸起14则将按压板2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旋转复位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包
括凸块15、连接体16;凸块15固设于固定架6的侧边处,连接体16为条状,连接体16的中部连
接所述凸块15的顶部以使得所述连接体16悬空设置,所述连接体16的两端凸出于所述固定
具体地,连接体16本质是一个弹性体,其下侧的中部连接凸块15,使得连接体16能
够悬空设置,而连接体16的两端则向外侧伸出,凸出于固定架6的侧边之外,需要说明的是
除了端部之外,连接体16处于固定架6的侧边之内,并且旋转复位机构一共设有四个,分别
设置在固定架6的一个侧边处,当按键帽1装配在固定架6上的时候,四个侧边处的连接体16
的两端分别接触按键帽1的环形侧壁7的各个侧面,这样使得按键帽1的环形侧壁7与固定架
6的侧边之间保持有一定的间隙,即并不发生接触,这样按键帽1便能够很好地相对固定架6
进行转动,在转动的时候,自然会使接触的连接体16发生偏转,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当释
本实施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并且能够产生较好的技术效果,连接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第一触体3为截面为十字形的柱状结构,所述第二触体4为
截面呈U形的柱状结构。两者的结构设计,十字形的柱状结构能够很好的实现按压功能,截
面呈U形的柱状结构,能够在转动的时候,使U形结构的两个侧面分别碰触两个第二触发开
关12,保证了碰触的可靠性,并且为了减小对开关的冲击,可以将第一触体3和第二触体4的
第三触体,第三触体同时实现按压和旋转功能,第三触体用于触发设于所述PCB板5上的第
三触发开关,所述第三触发开关具有按压位和旋转位,所述第三触体通过所述按压板2的按
具体地,当触体只包括第三触体的时候,则在按压板2的带动下能够实现按压和旋
转功能,通过第三触体的按压和旋转,实现对开关的按压和转动,此时开关选择第三触发开
关,第三触发开关可选一种采用一款大角度的多功能开关,集旋转和按压功能为一体,其包
括按压位置以及内置的导电弹片,导电弹片可以转动,第三触体在随着按压板2转动的时候
可以推顶导电弹片转动,同时当按压板2按压的时候,第三触体也同时能够实现对第三触发
具体地,第三触体可以采取的形状为包括一个U形的叉体,在转动的时候可以通过
叉体拨动导电弹片,第三触体还可以包括一个按压平面,可以通过按压平面按压第三触发
如图2,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开孔8的上端孔壁为用于
当插接环9向开孔8内插接的时候,首先接触到弧形面,弧形面能够起到导向的作
用,将插接环9导向至开孔8,在插接环9下端部设有缺口17,缺口17的作用是为了减小插接
环9的强度,因为插接环9端部设有倒钩10,插接环9在进入到开孔8内的时候,由于倒钩10的
存在,直径会先被挤压缩小,倒钩10穿过开孔8的时候恢复到原来的直径,从而倒钩10钩住
开孔8的下端壁,在插接环9下端部设置有缺口17,则是为了减小插接环9的强度,使得连接
如图3,进一步地,按压板2设有触体的一侧板面上设有凹槽18,所述凹槽18与所述
凸起14形状相适配,凸起14用于插入所述凹槽18内。凹槽18与凸起14相适配,凸起14插入到
凹槽18内,需要说明的是凸起14为部分插入凹槽18,起到定位即可,防止错位。
具体地,在按压板2处于初始状态,凸起14进入到凹槽18内部,当按压板2转动的时
候凸起会从凹槽18内脱出,当按压板2恢复到原来位置的时候,凸起14会再次进入到凹槽18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