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2008年,彼时全球车企还在燃油车赛道竞逐,镇江东方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热”)悄然为新能源汽车点燃了“第一度热”其自主研发的PTC(正温度系数)加热器,成功搭载于比亚迪F3DM,这是全球首款量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相较于传统化石能源加热,电加热(指将电能转变成热能以加热物体)具有升温速率快、控温精度高、转换效率高、清洁环保等优点。从空调制热这一细分场景切入,东方电热以“零的突破”叩开了新能源市场的大门,开始了一场传统制造企业与新兴产业浪潮的双向奔赴。
“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做成!”作为“奔跑”队伍中的重要技术力量,总经理郑进军回忆彼时,态度依然坚定。
在随后的新能源车市爆发期,东方电热展现出惊人的技术迭代速度:2014年推出国内首款水暖式PTC,解决纯电动车制热能耗难题,使冬季空调能耗占比从40%降至15%;2016年突破-40℃极寒启动技术,助力北汽新能源完成漠河极地测试;2020年主导制定《新能源汽车用PTC加热器》行业标准,定义18项关键技术指标。
“在汽车加热器产品上我们坚持生产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累计投入2亿元。”郑进军透露,目前国内下一代汽车加热器也将在东方电热研发量产下线,这将填补国内外空白,对于新能源汽车加热器产业将是一次技术和成本的革命。
早在2008年,东方电热就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早于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出台。“传统产业要避免创新空心化,必须把技术突破刻进基因。”在郑进军和其团队的推动下,企业建立了“三级创新体系”,基础研究院攻关前沿材料,事业部研发中心优化产品性能,生产线提出工艺改进,不断提高技术壁垒。
这种创新文化结出硕果累累。当行业聚焦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时,东方电热已悄然布局更大的产业版图。“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已从单一部件转向系统效能。”郑进军说,经历三代技术迭代更新,企业已从单一PTC产品,逐步开发风暖PTC、水暖PTC、膜加热器,以及座椅舒适系统,冷热水板等相关特色产品,后续将在汽车领域进行深度布局,从单一部件向集成模块总成方向、向系统集成供应商方向发展,在硬件集成和软件提升等方向发力,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热管理方案。
在电加热这个看似细分的赛道,成立30多年的东方电加热,始终以电加热器为核心,以毫米级的精度深耕细分领域,用“小领域大创新”的硬核实践证明传统产业的突围,不在盲目扩张,而在以极致匠心点亮“窄门”后的广阔天地。而这其中饱含的 “守”与“变”的辩证法,值得深思。
郑进军以持续更新迭代的汽车电加热产品为例,“变的是技术形态,不变的是对热效率提升的执着追求,真正的创新不是推翻传统,而是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当业界热议“新质生产力”时,东方电热用“守”与“变”的实践,给出了独特注解。(记者 朱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