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水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恒温水浴装置.pdf(1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1.0 (22)申请日 2020.07.07 (71)申请人 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城晋驿 村 (72)发明人 刘纳新雷爱民李旭东李学刚 常春报郝俊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代理人 张宗涛梁永芳 (51)Int.Cl. B01L 7/02(2006.01) (54)发明名称 恒温水浴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恒温水浴装置。 其中的一种 恒温水浴装置, 包括水浴箱体以及处于所述水浴。
2、 箱体外部的恒温水槽, 所述恒温水槽内具有水温 控制部件及第一水泵, 所述水温控制部件能够加 热和/或制冷所述恒温水槽中的水, 所述第一水 泵能够将所述恒温水槽中产生的恒温水输送至 所述水浴箱体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恒温水浴装 置, 恒温水槽处于水浴箱体的外部, 恒温水在恒 温水槽与水浴箱体之间循环, 能够有效避免现有 技术中将水温控制部件设置于水浴箱体底部导 致水浴装置总体高度的增加导致的使用弊端。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 CN 111729703 A 2020.10.02 CN 111729703 A 1.一种恒温水浴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水浴箱体(1)以及处于所述水浴箱。
3、体(1)外部 的恒温水槽(2), 所述恒温水槽(2)内具有水温控制部件及第一水泵, 所述水温控制部件能 够加热和/或制冷所述恒温水槽(2)中的水, 所述第一水泵能够将所述恒温水槽(2)中产生 的恒温水输送至所述水浴箱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水浴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处于所述水浴箱体(1)及 所述恒温水槽(2)的外部的第二水泵(3), 所述第二水泵(3)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浴箱体(1)的 内部贯通连接, 以将所述水浴箱体(1)中的水输送至所述恒温水槽(2)内, 且所述第二水泵 (3)的泵送流量与所述第一水泵的泵送流量能够被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水浴装置, 其特征。
4、在于, 所述第二水泵(3)与所述恒温水 槽(2)之间设有水浴箱体回水管(21), 所述水浴箱体回水管(21)的出水口连接有流量控制 阀(22), 当所述恒温水槽(2)中的水位达到预设高水位时, 所述流量控制阀(22)的阀体开度 为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恒温水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浴箱体(1)中 设有第一量具支撑板(11), 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11)上构造有多个定位插孔(111), 所述第 一量具支撑板(11)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水浴箱体(1)的开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温水浴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量具支撑板(12), 所 述第二量具支撑板(12)。
5、上构造有多个定位孔槽(121), 多个所述定位孔槽(121)与多个所述 定位插孔(111)一一对应且, 所述定位孔槽(121)的孔径小于与其对应的所述定位插孔 (111)的孔径, 所述第二量具支撑板(12)处于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11)的下方且两者之间 形成第一间距, 且相互对应的所述定位插孔(111)与所述定位孔槽(121)上下同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温水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量具支撑板(12)与所述 第一量具支撑板(11)之间的第一间距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温水浴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高度调整部件(5), 所述高 度调整部件(5)用于调整所述第一量具支。
6、撑板(11)相对于所述第二量具支撑板(12)的高 度; 和/或, 还包括高度调整部件(5), 所述高度调整部件(5)用于调整所述第二量具支撑板 (12)相对于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11)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温水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11)至少包 括第一高度板面(112)及第二高度板面(113), 所述第一高度板面(112)的高度高于所述第 二高度板面(113)的高度; 和/或, 所述第二量具支撑板(12)至少包括第三高度板面(122)及 第四高度板面(123), 所述第四高度板面(123)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高度板面(122)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7、恒温水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插孔(111)的孔口朝向 所述水浴箱体(1)的外侧一侧设有孔口调节装置(4), 所述孔口调节装置(4)能够调整所述 定位插孔(111)的实际穿行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恒温水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口调节装置(4)包括驱动 板(41)及多个联动定位片(42), 多个所述联动定位片(42)分别与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11) 枢接以实现所述联动定位片(42)围绕枢接点的旋转, 所述联动定位片(42)上设有导向柱 (421), 所述驱动板(41)朝向所述导向柱(421)的一侧设有对应的引导槽(411), 所述引导槽 (411)由所述驱动板(41)的。
8、边缘向中心位置圆滑延伸, 所述导向柱(421)插装于所述引导槽 (411)中, 当所述驱动板(41)绕其轴心旋转时, 多个所述联动定位片(42)将朝向或者远离所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729703 A 2 述定位插孔(111)运动, 多个所述联动定位片(42)朝向所述定位插孔(111)的圆心一侧组合 形成一个可变大变小的多边形。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729703 A 3 恒温水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碳纤维体密度检测器具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恒温水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碳纤维体密度检测方法常用的有密度梯度柱法和浮沉法, 密度。
9、梯度柱法使 用密度梯度仪进行检测, 该仪器已经有公认的型号产品, 使用该仪器碳纤维体密度的检测 精度高, 但一台仪器一次检测的样品数量一般不超过3个, 药品用量大, 且从配药到检测需 要的周期较长。 0003 浮沉法检测碳纤维体密度是采用两种不同体密度的液体, 将其配成密度与碳纤维 体密度相近似的混合液, 并注入带盖量筒或具塞玻璃试管中, 再将用剪刀剪成0.5mm 1.0mm长的碳纤维末放入量筒或试管内, 使纤维末均匀分散在混合液中, 并将量筒或试管在 一定温度的水浴中静置一定时间, 观察纤维末在液体中的上浮和下沉现象, 根据观察到的 现象重新调整混合液密度, 再观察纤维末在液体中的上浮和下沉。
10、现象, 直至试管在温度恒 定的水浴中能静置4小时, 期间试管中的纤维末在试管的混合液中能均匀分布, 不上浮也不 下沉, 此时表明纤维末与混合液体密度一致, 然后用密度计测量混合液的体密度, 密度计读 数即为碳纤维的体密度, 该检测方法的特点是药品用量小, 检测周期短, 但对水浴温度和试 管容积要求高, 因使用药品一般带有毒性, 该检测装置应置于通风橱中, 这种检测方法使用 的检测装置目前未见到有型号产品, 行业内各家使用的水浴控制手段不尽相同。 目前的水 浴装置的结构一般是采用在水浴箱体内的底部设置相应的水温调控部件(例如加热盘或者 制冷件)以实现对水浴箱体内的水进行升温或者降温进而维持水浴温。
11、度的基本恒定, 但是 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 例如, 其一、 水温调控部件被设置在水浴箱体的底部导致水浴装置 的总体高度增大, 这对于碳纤维体密度检测而言, 由于需要将水浴装置放置在通风橱中, 将 严重限制盛放混合液及碳纤维末的试管或者量筒的高度, 进而限制检测对象的适用范围, 在从水浴箱体中取出或者放入试管或者量筒时, 由于高度的限制(箱体顶部与通风橱顶部 之间的间距将由于水浴装置的高度增加而变小)试管或量筒碰撞通风橱的现象时有发生; 其二、 水温调控部件被设置在水浴箱体内(不管是底部还是侧壁处), 由于其位置的相对高 度, 导致水浴箱体内的水体温度很难达到较高精度的恒定效果, 也即水体的温。
12、度均匀性不 高, 这种缺陷将随着水浴箱体容积的增大而愈发严重, 基于现有技术中的水浴装置的前述 不足, 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4 因此,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恒温水浴装置, 恒温水槽处于水浴 箱体的外部, 恒温水在恒温水槽与水浴箱体之间循环, 能够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将水温控 制部件设置于水浴箱体底部导致水浴装置总体高度的增加导致的使用弊端。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恒温水浴装置, 包括水浴箱体以及处于所述 水浴箱体外部的恒温水槽, 所述恒温水槽内具有水温控制部件及第一水泵, 所述水温控制 说明书 1/7 页 4 CN 111729703 A 4 部件能。
13、够加热和/或制冷所述恒温水槽中的水, 所述第一水泵能够将所述恒温水槽中产生 的恒温水输送至所述水浴箱体内。 0006 优选地, 所述恒温水浴装置还包括处于所述水浴箱体及所述恒温水槽的外部的第 二水泵, 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浴箱体的内部贯通连接, 以将所述水浴箱体中的 水输送至所述恒温水槽内, 且所述第二水泵的泵送流量与所述第一水泵的泵送流量能够被 调整。 0007 优选地, 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恒温水槽之间设有水浴箱体回水管, 所述水浴箱体 回水管的出水口连接有流量控制阀, 当所述恒温水槽中的水位达到预设高水位时, 所述流 量控制阀的阀体开度为零。 0008 优选地, 所述水浴箱体中设有。
14、第一量具支撑板, 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上构造有多 个定位插孔, 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水浴箱体的开口处。 0009 优选地, 所述恒温水浴装置还包括第二量具支撑板, 所述第二量具支撑板上构造 有多个定位孔槽, 多个所述定位孔槽与多个所述定位插孔一一对应且, 所述定位孔槽的孔 径小于与其对应的所述定位插孔的孔径, 所述第二量具支撑板处于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的 下方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一间距, 且相互对应的所述定位插孔与所述定位孔槽上下同轴。 0010 优选地, 所述第二量具支撑板与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之间的第一间距变化。 0011 优选地, 所述恒温水浴装置还包括高度调整部件, 所述高度调整。
15、部件用于调整所 述第一量具支撑板相对于所述第二量具支撑板的高度; 和/或, 还包括高度调整部件, 所述 高度调整部件用于调整所述第二量具支撑板相对于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的高度。 0012 优选地, 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至少包括第一高度板面及第二高度板面, 所述第一 高度板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高度板面的高度; 和/或, 所述第二量具支撑板至少包括第三 高度板面及第四高度板面, 所述第四高度板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高度板面的高度。 0013 优选地, 所述定位插孔的孔口朝向所述水浴箱体的外侧一侧设有孔口调节装置, 所述孔口调节装置能够调整所述定位插孔的实际穿行直径。 0014 优选地, 所述孔口调节装置。
16、包括驱动板及多个联动定位片, 多个所述联动定位片 分别与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枢接以实现所述联动定位片围绕枢接点的旋转, 所述联动定位 片上设有导向柱, 所述驱动板朝向所述导向柱的一侧设有对应的引导槽, 所述引导槽由所 述驱动板的边缘向中心位置圆滑延伸, 所述导向柱插装于所述引导槽中, 当所述驱动板绕 其轴心旋转时, 多个所述联动定位片将朝向或者远离所述定位插孔运动, 多个所述联动定 位片朝向所述定位插孔的圆心一侧组合形成一个可变大变小的多边形。 0015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恒温水浴装置, 由于将所述恒温水槽单独设置于所述水浴箱体 的外部, 利用恒温水槽中的恒温水输入所述水浴箱体中对量具内的试验对象。
17、实现恒温控 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所述恒温水槽不再占用所述水浴箱体的内部空间, 尤其是不会增加 所述恒温水浴装置的总体高度(主要是水浴箱体的高度), 从而使得相应采用的试验检测量 具的高度规格可以选择的更高, 同时也能够大大降低量具在取出或者放入过程中可能与通 风橱顶部发生碰撞的几率; 同时, 由于水温控制部件处于水浴水箱的外部, 通过第一水泵将 恒温水在所述水浴箱体与恒温水槽之间循环流动能够使水浴箱体内的水温均匀性更佳, 也 即本发明中的水浴箱体中的水温通过处于外部的恒温水槽的恒温水循环置换的方式获取, 而不再是现有技术中的水温控制部件处于水浴箱体内的接触热交换的方式获取, 水温均匀 说。
18、明书 2/7 页 5 CN 111729703 A 5 性得到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恒温水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中的恒温水槽中水浴箱体回水管的出水口与流量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孔口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部分; 0019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 图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的第一量具支撑板与第二量具支撑板的配合结构示意 图; 0021 图6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的第一量具支撑板与第二量具支撑板的配合结构示意 图。 0022 1、 水浴箱体; 11、 第一量具支撑板; 111、 定位插孔; 112、 第。
19、一高度板面; 113、 第二高 度板面; 12、 第二量具支撑板; 121、 定位孔槽; 122、 第三高度板面; 123、 第四高度板面; 13、 温 度传感器安装孔; 14、 支撑柱; 15、 回水孔; 2、 恒温水槽; 21、 水浴箱体回水管; 22、 流量控制 阀; 23、 盖板; 231、 把手; 24、 水温显示部件; 3、 第二水泵; 4、 孔口调节装置; 41、 驱动板; 411、 引导槽; 42、 联动定位片; 421、 导向柱; 43、 锁定销; 5、 高度调整部件; 51、 螺柱; 52、 定位螺母; 6、 水位标识; 100、 量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结合参见图。
20、1至图6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提供一种恒温水浴装置, 包括水浴 箱体1以及处于所述水浴箱体1外部的恒温水槽2, 所述恒温水槽2内具有水温控制部件(图 中未示出)及第一水泵(图中未示出), 所述水温控制部件能够加热和/或制冷所述恒温水槽 2中的水, 所述第一水泵能够将所述恒温水槽2中产生的恒温水输送至所述水浴箱体1内。 作 为一种可行的低成本的实现方式, 所述恒温水槽2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市购件低温恒温水槽 作为改进基础, 其中配置的水温控制部件能够将水浴箱体1中及恒温水槽2中的水体进行加 热或者制冷, 进而实现水浴用水的温度精准恒定的目的, 当然也可以基于低温恒温水槽的 工作原理另行制作相。
21、应的恒温水槽2。 该技术方案中, 由于将所述恒温水槽2单独设置于所 述水浴箱体1的外部, 利用恒温水槽2中的恒温水输入所述水浴箱体1中对量具100内的试验 对象实现恒温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所述恒温水槽2不再占用所述水浴箱体1的内部空 间, 尤其是不会增加所述恒温水浴装置的总体高度(主要是水浴箱体1的高度), 从而使得相 应采用的试验检测量具的高度规格可以选择的更高, 同时也能够大大降低量具在取出或者 放入过程中可能与通风橱顶部发生碰撞的几率; 同时, 由于水温控制部件处于水浴水箱的 外部, 通过第一水泵将恒温水在所述水浴箱体1与恒温水槽2之间循环流动能够使水浴箱体 内的水温均匀性更佳,。
22、 也即本发明中的水浴箱体1中的水温通过处于外部的恒温水槽2的恒 温水循环置换的方式获取, 而不再是现有技术中的水温控制部件处于水浴箱体1内的接触 热交换的方式获取, 水温均匀性得到显著提升。 0024 为了进一步保证两者之间恒温水的温度稳定性, 需要能够将恒温水槽2中的恒温 水及时输送至所述水浴箱体1内同时将所述水浴箱体1内的水体部分的转移到恒温水槽2内 以进行必要的热平衡, 此时, 优选地, 所述恒温水浴装置还包括处于所述水浴箱体1及所述 说明书 3/7 页 6 CN 111729703 A 6 恒温水槽2的外部的第二水泵3, 所述第二水泵3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浴箱体1的内部贯通连 接, 以将所。
23、述水浴箱体1中的水输送至所述恒温水槽2内, 且所述第二水泵3的泵送流量与所 述第一水泵的泵送流量能够被调整。 进一步地,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所述恒温水槽2的水容 量往往是远小于所述水浴箱体1的水容量, 这导致所述恒温水槽2存在溢流的风险, 为了能 够杜绝这种现象的产生, 优选地, 所述第二水泵3与所述恒温水槽2之间设有水浴箱体回水 管21, 所述水浴箱体回水管21的出水口连接有流量控制阀22, 当所述恒温水槽2中的水位达 到预设高水位时, 所述流量控制阀22的阀体开度为零, 也即所述流量控制阀22的流路截断, 此时所述水浴箱体1中的水体不再向所述恒温水槽2中回流。 可以理解的, 所述第二水泵。
24、3具 有相应的进水管, 所述进水管的进口与所述水浴箱体1侧壁底部的回水孔15贯通连接。 所述 流量控制阀22受控于所述恒温水槽2中的恒温水的水位, 具体的例如, 所述恒温水槽2中设 有相应的机械式流量控制阀(例如惯常的浮子式流量控制阀组件), 当所述恒温水槽2中的 水位上升, 流量控制阀22的阀体开度变小, 相应的回水流量减少, 而当所述恒温水槽2中的 水位降低, 所述流量控制阀22的阀体开度变大, 相应的回水流量增加, 当恒温水槽2中的回 水流量与出水流量达到动态平衡后, 整体装置进入稳定运行状态; 再例如所述恒温水槽2中 设有相应的水位传感器, 当水位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恒温水槽2中的水位达到。
25、或者超过预设 最高水位时, 流量控制阀22失电, 相应的开度减小为零, 此时最好的, 所述第二水泵也能够 被相应的配置为失电不运转, 而当所述恒温水槽2中的水位低于预设最高水位时, 所述流量 控制阀22得电使其相应的流路被导通, 此时对应的第二水泵同步得电, 所述水浴箱体1内的 水体被部分的回流至所述恒温水槽2中。 进一步地, 所述水浴箱体1上还设有多个温度传感 器安装孔13以安装温度传感器对所述水浴箱体1内的水温进行实时监测, 以能够使所述第 二水泵以及第一水泵的流量依据监测到的实时水温进行调整, 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孔13例 如可以被设置于所述水浴箱体1的侧壁上。 作为一种更优的实施方式, 。
26、所述恒温水槽2具有 相应的注水口, 所述注水口上组装有相应的盖板23, 所述流量控制阀22则被安装于所述盖 板23上且处于朝向所述恒温水槽2的内部一侧, 为了便于打开所述盖板23以注水、 观察槽内 情况, 优先地, 所述盖板23上还设有相应的把手231。 为了能够实时观察所述水温调控部件 的温度控制情况以及所述水浴箱体1内的水温, 所述恒温水槽2上还设有水温显示部件24。 0025 作为所述量具的一种具体的支撑方式, 优选地, 所述水浴箱体1中设有第一量具支 撑板11, 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11上构造有多个定位插孔111, 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11可拆卸 地连接于所述水浴箱体1的开口处, 在具体使。
27、用时, 所述量具100(例如试管或者量筒)被分 别插装于所述定位插孔111中。 进一步的, 所述恒温水浴装置还包括第二量具支撑板12, 所 述第二量具支撑板12上构造有多个定位孔槽121, 多个所述定位孔槽121与多个所述定位插 孔111一一对应且, 所述定位孔槽121的孔径小于与其对应的所述定位插孔111的孔径, 所述 第二量具支撑板12处于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11的下方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一间距, 且相互对 应的所述定位插孔111与所述定位孔槽121上下同轴。 所述定位插孔111在具体结构上可以 为贯通圆孔, 其针对量具100的上端部进行必要的支撑, 而所述定位孔槽121在具体结构上 则可以为一。
28、个圆形的凹槽不必贯通, 其对所述量具100的底端进行定位, 值得强调的是, 其 凹槽的直径应远小于所述定位插孔111以及量具100的直径, 以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其对中 的作用, 以保证所述量具100与所述水浴箱体1的底壁垂直, 也即保证量具100的垂直度提高 检测的精度。 说明书 4/7 页 7 CN 111729703 A 7 0026 进一步地, 为了提升所述恒温水浴装置的单次检测的最大效率, 以能够满足更多 不同规格(在高度方面存在差异)的量具100的同时检测需求, 优选地, 所述第二量具支撑板 12与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11之间的第一间距变化, 优选地, 所述恒温水浴装置还包括高度 调整。
29、部件5, 所述高度调整部件5用于调整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11相对于所述第二量具支撑 板12的高度; 和/或, 还包括高度调整部件5, 所述高度调整部件5用于调整所述第二量具支 撑板12相对于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11的高度。 如图5及图6所示出, 所述高度调整部件5例如 可以是多根穿行于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11及第二量具支撑板12之间的螺柱51以及与所述 螺柱51相对应的定位螺母52的组合, 其中所述定位螺母52旋拧连接于所述螺柱51上, 而高 度的调整则由定位螺母52相对于所述螺柱51的高度限定, 这里给出的一种低成本的高度调 整的具体实例, 还可以采用更加自动化的高度调整方式予以实现, 例如所述螺。
30、柱51的一端 与所述水浴箱体1的底壁上的支撑柱14枢转连接(例如通过相应的轴承), 所述螺柱51的另 一端则被设有相应的回转驱动电机(可以理解的, 其应与所述水浴箱体1或者其他外部安装 载体形成一体), 所述定位螺母52则与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11(假定第一量具支撑板11的高 度发生变化)形成一个整体, 当所述回转驱动电机通电回转时, 其将带动所述螺柱51旋转, 而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11由于被多根螺柱51限制不能旋转而只能在高度方向上上下往复 运动, 进而实现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11的高度调整, 所述第二量具支撑板12的高度也可以 采用前述方式予以调整。 所述支撑柱14还能够对所述第二量具支撑板1。
31、2与水浴箱体1的底 壁之间的间距实现物理限定, 例如限定为20mm, 以杜绝水浴箱体1的底壁外对箱内水温产生 的不利影响。 0027 进一步地, 如图5及图6所示, 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11至少包括第一高度板面112及 第二高度板面113, 所述第一高度板面112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高度板面113的高度; 和/或, 所述第二量具支撑板12至少包括第三高度板面122及第四高度板面123, 所述第四高度板面 123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高度板面122的高度, 也即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11及所述第二量具 支撑板12不是一个平直的板体而是具有不同的台阶的板体(可以理解为折弯板体), 这种不 同高度的支撑板能够使。
32、所述水浴装置的量具100适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最好的, 所述第 三高度板面122与所述第一高度板面112相对应, 所述第四高度板面123与所述第二高度板 面113相对应, 以使两者之间的间距的可调节范围更大。 0028 同样道理, 为了提升所述恒温水浴装置的单次检测的最大效率, 以能够满足更多 不同规格(在直径方面存在差异)的量具100的同时检测需求, 优选地, 所述定位插孔111的 孔口朝向所述水浴箱体1的外侧一侧设有孔口调节装置4, 所述孔口调节装置4能够调整所 述定位插孔111的实际穿行直径。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3及图4, 所述孔口调 节装置4包括驱动板41及多个联动。
33、定位片42, 多个所述联动定位片42分别与所述第一量具 支撑板11枢接以实现所述联动定位片42围绕枢接点的旋转, 所述联动定位片42上设有导向 柱421, 所述驱动板41朝向所述导向柱421的一侧设有对应的引导槽411, 所述引导槽411由 所述驱动板41的边缘向中心位置圆滑延伸, 所述导向柱421插装于所述引导槽411中, 当所 述驱动板41绕其轴心旋转时, 多个所述联动定位片42将朝向或者远离所述定位插孔111运 动, 多个所述联动定位片42朝向所述定位插孔111的圆心一侧组合形成一个可变大变小的 多边形, 可以理解的, 此时的所述多边形将对所述量具100的外壁形成包络支撑。 该技术方 案。
34、中, 所述联动定位片42至少为3个, 以形成对量具100的对中(也即所述定位插孔111与定 说明书 5/7 页 8 CN 111729703 A 8 位孔槽121竖直方向的同轴)控制, 所述实际穿行直径的大小可以根据检测现场的需求灵活 确定, 例如对碳纤维体密度的检测而言, 量具100的直径则主要受限于相应的密度计的最大 直径。 所述驱动板41在整体上为一个中心具有通孔的柱体, 所述柱体的外侧周壁上设有均 布的凹槽以便于手部的施力操作, 最好的, 邻近所述孔口调节装置4还设有锁定销43, 以在 确定了所述实际穿行直径后能够对所述驱动板41的位置进行锁定, 具体的, 所述锁定销43 的一端与所述。
35、第一量具支撑板枢接, 所述锁定销43的另一端则形成尖角, 所述尖角能够被 选择性的嵌装于所述柱体的外侧周壁上的凹槽中。 值得说明的是, 本发明前述的孔口调节 装置4采用了虹膜光圈机械原理, 与现有技术中的虹膜光圈机械原理的相应机械所不同的 是, 本发明用于调整实际穿行直径以对量具100进行包络支撑, 保证量具的垂直度, 而更为 重要的是,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使所述实际穿行直径与所插装的量具100的外径更 为匹配, 更能够防止在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11和/或第二量具支撑板12高度调整过程中对 量具的扰动。 0029 所述水浴箱体1采用透明材料制作形成以能够对所述量具中的混合液及碳纤维末 进行。
36、直观观察; 进一步地, 所述水浴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水位标识(最低水浴水位及最高水 浴水位标识)以能够指导检测人员在首次使用时往所述恒温水浴装置内的注水量。 所述水 浴箱体1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对应的进水孔, 所述进水孔与所述回水孔分别 处于所述水浴箱体1的对角位置, 以保证所述恒温水槽2中的恒温水能够在所述水浴箱体1 内循环流动, 进而保证所述水浴箱体1内各部位的水温的均匀性。 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11的 外周侧与所述水浴箱体1的侧壁之间最好的能够进行密封处理(例如增加密封条)以提升所 述水浴箱体1的保温性能, 降低所述恒温水槽2的能耗。 0030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
37、一步进行说明。 0031 在一个具体应用的实例中, 水浴箱体1由8mm厚有机玻璃制作, 其长度约740mm, 宽 度约320mm, 高度约330mm。 所述第一量具支撑板11及第二量具支撑板12也采用8mm厚有机玻 璃制作, 配套的量具100采用具塞玻璃试管, 其外径为35mm、 高度为345mm。 在所述第一量具 支撑板11上设计了6个直径约8mm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孔(具体采用了温度计插孔), 设计了22 个最大直径约36mm的定位插孔111, 相邻的定位插孔111间距约50mm, 距离水浴箱体1侧壁大 于50mm, 保证每个试管间间隔一定的距离, 使试管内液体能充分的与水浴接触并保持相同 的。
38、温度, 样品前后错位放置, 使试管内样品状态都能在水浴前方各角度轻易观察到。 水浴箱 体1内的水位标识最高和最低高度分别为282mm和270mm, 保证插满试管后水浴不溢流, 只插 1个试管, 也能保证水浴液面高度覆盖试管中液体高度。 试管中液体高度控制在250mm 260mm之间。 水浴水箱的进水设于其左上方, 回水孔则设计在其右下侧, 温度平衡过程中水 流上进下出, 能很好的循环起来, 保证水浴箱体1中各部位温度的均匀性。 第二水泵进出水 口的一端连接在流量控制阀22, 一端连接在所述回水孔15, 能实现水浴箱体1与恒温水槽2 中水的不断自动循环, 以保证恒温水浴中的水温控制精度在1以内。。
39、 本发明可安装在 1 .2m宽的标准通风橱内, 利用该恒温水浴装置, 碳纤维体密度的检测精度可控制在 0.002g/m3以内。 0032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 在不冲突的前提下, 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 地组合、 叠加。 0033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说明书 6/7 页 9 CN 111729703 A 9 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仅 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 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 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说明书 7/7 页 10 CN 111729703 A 10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11 CN 111729703 A 11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12 CN 111729703 A 12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3 CN 111729703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