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叶明,笔名叶明岑,1998年生,广西贵港人,现就职于贵港市融媒体中心,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46届高研班学员。
从13岁开始写作,岑叶明多篇作品发表在《青年文学》《广西文学》《安徽文学》《朔方》《当代人》《长江丛刊》等。他的作品连续两届获得“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一等奖、“未来科幻战争”征文奖一等奖、贺财霖科幻文学奖铜奖、《广西文学》年度作品新人奖、广西网络文学奖等奖项,出版长篇科幻小说《太阳熄灭》《远大征程》,其中《太阳熄灭》英文版电子书于2月中旬正式上线亚马逊网站,纸质版也即将在海外出版。
苦难,为他埋下文学的种子岑叶明出生于港南区八塘街道岑西村一户普通农家,父母离异后,他随父亲生活。
旅行,是他创作路上的驿站2017年9月,岑叶明考取了玉林师范学院物理学专业。入学第一个月,他参加学校卓越写作班考试,成功加入卓越写作班后转入文学与传媒学院,开始了系统学习和多文体训练。
那时候,岑叶明的写作多聚焦于童年的经历,那是他创作生涯中最艰难的时期,常常陷入过去的痛苦无法自拔。由于长期日夜颠倒以及负面情绪影响,2020年开始,岑叶明的心理和生理都出现了异常。他不得不通过看日落、跑步缓解不适,但始终无法彻底摆脱困境。朋友劝他“要回归集体”,老师劝他“要落地”,岑叶明自己陷入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
他的写作进入另一个阶段。2022年至2023年,重新调整自我的岑叶明写下了《远大征程》和《太阳熄灭》,分别斩获第二届与第三届“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一等奖,并被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知识出版社出版,他本人还获得了贺财霖科幻文学奖等多个奖项,并在“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中提名“最佳科幻新人作家”。
创作,是他不断前行的动力2021年,大学毕业后的岑叶明到原贵港日报社、现贵港市融媒体中心工作,工作之余继续坚持写作。
人生没有发牌权,但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顶级牌手。岑叶明26岁前的人生剧本,像极了我们每个人手里那副不够完美的牌:苦难的出身、资源有限、命运时不时甩出几张“困难牌”。但他并没有摆烂,而是把苦难淬炼成理解世界的棱镜,用旅行拓宽视野,用持续创作构筑精神堡垒,把一手“烂牌”打成了“王炸”——屡获科幻大奖、作品走出国门。
在当代中国,这样的逆袭故事正在各个领域上演。那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破局者,用智慧证明:真正的强者从不抱怨起手牌烂,而是专注把每张牌打成“王炸”。就像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一个高中三年英语仅及格3次的“笨小孩”,如今却带领中国企业首次在四足机器人领域领先全球。创业初期遭遇的质疑、量产阶段的资金困局,反而成了他们团队研发的催化剂。普通人实现梦想的秘诀,不在于起手牌多好,而在于把“烂牌”当磨刀石,把限制条件转化为创新变量,正如石墨在高压下才能蜕变成钻石。
当沿海城市还在传统赛道上内卷时,深处西南腹地的贵州用“算力换生产力”的新玩法,硬是把地理边缘变成了数字枢纽。喀斯特地貌曾是制约发展的“地质枷锁”,但恒温恒湿的气候却成了数据中心的天然“空调”,贵州用“劣势转化”带来的后发优势,让深山里的服务器集群成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油田”。如今,贵州已成为全球超大型数据中心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这种“非对称竞争”策略,正是城市发展突围的黄金法则。限制条件换个视角就是独特优势,在旧要素中创造新组合,把单项优势发挥到极致,将短板重构为新赛道的起跑线,未必不能“弯道超车”。
而所有惊艳亮相的背后,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积淀。岑叶明从初二开始写作,至今已有10多年,攀过一座又一座的文学高峰;成为全球行业出货量最大的机器人企业背后,是王兴兴带领团队把“不可能”拆解成无数个“再试一次”的坚持;面对芯片断供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华为提前布局“备胎计划”,10年蛰伏终于成功上演绝地反击;《黑神话:悟空》团队以八年磨一剑的坚持,让国产3A游戏登上世界之巅。而这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在今年春节迎来集中爆发——《哪吒之魔童闹海》26天斩获137亿票房,中国动画人用20年技术沉淀,让传统文化IP焕发新生。时间证明,真正的创新没有捷径,只有持续突破的执着。那些看似“冗余”的投入,恰恰构成了最坚固的护城河。
逆袭从来不是偶然的运气游戏,而是系统性的智慧升级。当国产机器人跃上国际舞台,当贵州深山里的服务器点亮数字世界,当中国智造突破技术封锁,这些逆袭故事正在诉说:没有与生俱来的好牌,只有永不言弃的牌手。真正的王者,从不抱怨发牌不公,而是用智慧将每张牌都打成决胜的关键。当我们把限制条件转化为创新变量,用场景思维突破路径依赖,以生态重构实现价值跃迁,坚持长期主义、久久为功,每个玩家都可能成为改写命运剧本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