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深夜,上海某985高校博士生小静通过自媒体账号实名举报自己的导师邵某峰“学术霸凌”,这一举动瞬间激起千层浪
众人皆以为小静是那个勇敢无畏的学术 “吹哨人”, 但没想到举报内容刚传出不久,同校学生的种种发声却瞬间扭转舆论风向,将矛头直指小静。
5月7日晚,上海某985高校博士生小静发布视频实名举报自己的导师邵某峰“学术霸凌”。
视频时长长达一个多小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拖延毕业、攫取课题,哄骗干私活、财务造假、挪用科研经费等九项对邵某峰教授的指控。
她称,邵某峰作为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组长,对学生的毕业进程有着极大的掌控权,但他却长期利用职权压榨学生。
正常的博士学制大多是3-5年,而邵某峰的实验室博士生普遍需要8-9年毕业,甚至有人读博12年仍未取得学位。
小静还称,自己花费大量心血设计的课题,在开题答辩录入系统后,被邵某峰强行摘取。
从2022年12月开始,她被禁止进入实验室做实验长达两年,只能在电脑前看文献为邵某峰设计课题。
期间,导师还一直催促她去找邵某峰汇报工作,甚至威胁她不按要求做就让她走人。
2024年10月8日,邵某峰要求小静签一份协议,协议中存在诸多不平等条款,比如科研经费要自己出,毕不了业还得自己承担责任,小静拒绝签署。
4天后,也就是10月12日,邵某峰在文选医学楼102会议室宣布开除小静,理由是已结业,还叫保安将她拖走。
她在视频里公开了抑郁症诊断报告,说自己因为长期高压导致心理崩溃,目前已经出现了抑郁症状态。
在面对学术霸凌时她能够站出来,为自己和其他可能遭遇同样情况的学生发声,这种勇气实在难得。
如果大家都对不良现象选择沉默,那么学术霸凌可能会愈演愈烈,更多的学生将会受到伤害。
每一个敢于维护正义的人,都值得我们尊重,无论结果如何,他们的勇气都应该被看到。
5月8日,学校官网显示已经介入调查,小静和邵某峰所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学校正在积极跟进处理。
而处在风口浪尖的邵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举报列举的内容纯属小静的臆想,他本人不想回应,等待学校的调查结果。
然而,就在众人翘首以盼调查结果,纷纷质疑邵某峰是否还在为其恶劣行为狡辩之际,事情陡然出现反转。
小静的举报视频随着事态不断扩大后便消失不见,而她的账号内容也全部被删除。
帖子的内容经过了学校其他学生的证明,他们表示邵老师学术要求确实高,想要水毕业的博士一定不要跟着邵老师。
这一批学生都站在了邵某峰一边,许多学生站出来表示邵老师的人品没有任何问题,称爆料的小静是在捏造事实。
不仅如此,之后更是有一位自称是邵老师毕业学生的博主在自媒体上发布信息,说要为老师正名,内容写得十分详尽,还对邵老师实验室难毕业的情况进行了解释。
更有网友曝光,称小静鲜少做实验,经常擅自取用他人东西且不打招呼,最后要查看监控才肯归还,并且多年来实验室里的人与她交流甚少,讲话不超过十句。
有的网友怀疑是不是导师威胁学生为其正名,毕竟导师在学术圈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学生可能迫于压力而选择维护导师。
但后续站出来为邵老师正名的学生言论仅为一面之词,而小静的举报视频内容也多为主观陈述,两者的采信度均有待进一步考量。
而校方校方在整个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在事件闹大之前的表现,也该受到诘问:
平常的时候,校方究竟在做什么?为何非要等到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姗姗来迟着手调查?
反之,若邵老师蒙受不白之冤,遭受无端诬陷,那么举报者必然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代价。
如果诬陷行为不受到应有的惩处,会让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有机可乘,他们或许会为谋求更多科研资源,抑或是妄图逃避学业重负等一己私利,恶意举报导师,破坏学术秩序。
导师作为学术界的权威,掌握着学生的毕业大权,而学生在这场不对等的关系中处于天然弱势。
学术之路上的严苛要求,本是打磨璞玉的砂纸,是攀登高峰的阶梯,是为真理锻造利剑的烈火。
分清这其中的界限,才能让学术的威严与温情并存,真正守护好学术殿堂的纯粹与崇高。
同时,无论最终真相如何,我们也希望此次事件能推动高校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既能保证学术的质量,又能保护学生的权益。
道德的高地一旦滑坡,压垮的将是我们每一个人。谁能保证下一个受害者,不是我们的孩子?到那时,谁为他们发声?
中国这个博士生培养机制该改革了,学生毕业这事不能由导师说了算,应由其他教授抽签组成评审小组来审核学生能不能毕业。一个导师带的学生能不能按时毕业应该作为一个导师的职级评审标准,超过一定比例不能按时毕业就取消导师资格,真心希望各高校能正视学术问题,建立更完善的监督机制,别让学术霸凌和腐败侵蚀这片净土。
大家得明白,读博真的和本科硕士不一样,不是随便读读就能毕业,当然像协和那样的不是谁都能搞的水博情况除外,必须要求得有3-4个创新点才能支撑起整个毕业论文,现在很多导师对创新点要求很高,能在本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很难的,延期毕业在这些导师这属于常态,但是基本上都能毕业,到期限时导师也会适当降低要求让你毕业的,如果是实在没有成果毕不了业也是正常情况,毕竟不能无下限的放水,导师得维护科研的尊严。很多读了5年以上的博士,压力很大的,真的是心力憔悴,夜不能寐,就怕毕不了业,浪费了5-8年时间,很多博士在答辩结束时在答辩会上痛苦,真的会崩溃。
接触过很多研究生,本身没有科研的能力和热爱,只是为了混个毕业证,以为到了年限,无论如何导师都会让毕业。很多研究生确实是这样混毕业的,有些导师也睁只眼闭只眼,不想跟这种学生纠缠。这位导师看起来是要求很高的,估计有自己的坚持。这位学生如果能力很强,导师欣赏她,不可能专薅她羊毛,反而会希望她有个更好的发展,来壮大自己的队伍。导师不缺研究生,要找便宜劳动力,大把。所以我不信学生说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11-1!孙颖莎终结桥本连胜,又去加练,马琳亲自喂球!袁咏仪:爱看莎莎打球,精彩
高烧不退喉咙充血,尿尿痛到全身僵硬……很多杭州家长直呼后悔!“不敢再去了!”
续航最强特斯拉公示:特斯拉ModelYL续航751km,Model3新增830km车型
华为罕见低调降价:Pura80 Pro/Pro+直降800元,渠道价更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