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下的荔枝经过精细分选、快速预冷、包装保湿后送入冷库,这一系列关键措施显著降低了后续储存和运输的损耗率,从过去的20%-30%降至8%以下,大大减少了果农“丰产不丰收”的损失。
中新网广西新闻8月5日电 (温欣 黄文龙)广西平南县安怀镇荔枝今年迎来丰收,漫山遍野的“桂味”清甜、“怀枝”醇厚、“糯米糍”绵密,空气里弥漫着甜蜜气息。然而,丰收的喜悦也曾伴随着“保鲜难、损耗高”的忧虑。如今,一座扎根田间的“守护者”——库容达160吨的安怀供销社地头冷库,正有效破解这一产业痛点。
荔枝娇嫩,保鲜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难题。“以前没有冷库,摘下来的荔枝一天一个样,三天就变色变味,看着都心疼。”果农聂士杰说。如今,覆盖3000多户果农、近万亩果园的安怀地头冷库,以其0℃至5℃的专业恒温环境,将荔枝保鲜期从常温下的3-5天大幅延长至30天以上。
采摘下的荔枝经过精细分选、快速预冷、包装保湿后送入冷库,这一系列关键措施显著降低了后续储存和运输的损耗率,从过去的20%-30%降至8%以下,大大减少了果农“丰产不丰收”的损失。
保鲜难题的解决,更打开了“错峰上市”的增收空间。7月是全国荔枝集中上市期,量大价低是常态,地头收购价常跌至每斤2-3元。安怀供销社依托冷库的强大储存能力,精心布局销售策略。一方面,抢“鲜”机,早熟的妃子笑、和荔品种,通过电商渠道直发,可卖出每斤5-8元的“尝鲜价”。另一方面,避“峰”芒,中晚熟的怀枝、糯米糍等优质品种,则根据市场行情,分批次存入冷库,择机上市。
“现在可不一样了。果子摘下来,该早卖的上网抢高价,该存起来的就安心放进冷库,等价格好了再出库。”近日,聂士杰的荔枝就以约每斤5元的价格售给了浙江客商,单笔销售额达20多万元。他算了一笔账:得益于冷库保鲜减少损耗和错峰销售带来的价格提升,他种植的200多亩荔枝,今年预计总收入将比往年增加10多万元。初步估算,这座地头冷库在本产季可为安怀荔枝产业带来错峰增收超过100万元。
安怀供销社地头冷库的成功实践,是平南县完善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体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目前,该县供销社已整合包括安怀新益村冷库在内的丹竹团结村、东华新田村、大坡雅水村共4座地头冷库,形成总容积达3000立方米的农产品产地“保鲜矩阵”。这些冷库有效解决了农产品“最先一公里”的保鲜难题,每年收购储存大量农产品,带动全县5000多户农户,促进农产品增收达1000多万元,为当地水果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甜蜜”动力。(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86-10-87826688